赤裸的世界史,《贴木儿之后》:用帝国竞争来解释全球史,有其独创也有缺憾

赤裸的世界史,《贴木儿之后》:用帝国竞争来解释全球史,有其独创也有缺憾

  任何历史的研究都是对于现代社会成因的解读。在现代社会,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一家独大,而欧洲是其忠实的盟友,欧美一直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解体之后,俄罗斯在军事上是有着和美国抗争的能力,但经济无疑要薄弱很多。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非洲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还无法于欧美抗衡。世界怎么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历史学家所最关心的问题。

  约翰达尔文也正是基于解释此问题而创作的他的历史巨作《贴木儿之后》。他得出的观点是,世界现在的格局只是欧亚大陆几个帝国竞争和兴衰的最终结果。欧洲仅仅是在亚欧大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者,美国当然是欧洲发展后的副产品,虽然这个殖民地国家后来超过了欧洲本国。

  

  作者标榜跳出欧洲的历史格局来研究全球史,但他所得出的结论恰恰证明作者深陷欧洲历史格局之中无法自拔而不自知。他的历史观,完全陷入了机械论的境地。把欧洲的殖民定义为帝国发展竞争的最终结果,把欧洲的殖民史轻描淡写的解释为向外发展的复杂因素的一部分,仅仅是因为欧洲缺乏资源,而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通过竞争获得资源。

  在这本《贴木儿之后》中作者通过极大的篇幅叙述了欧亚大陆这块土地上,西欧(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的历史;中欧或西亚(伊斯兰世界和俄罗斯)的历史;东亚(主要是中国日本)的历史,既有着独立的介绍,也有着相互的关联,这部分是我们阅读历史可以更全面了解的一部分。

  

  欧亚大陆被作者机械的切分为三部分,而三部分都有着成为统一欧亚大陆的帝国的目的。而作者之所以能得出此结论,理由仅为蒙古人曾经做出过要一统欧亚大陆的决定和行为,而最后一个把这个行为付诸于行动的,就是这本书书名所提到的贴木儿帝国。所谓《贴木儿之后》就是后帝国战斗发展史。

  作者把欧洲近600年向外扩张的历史并能取得胜利,归结于欧洲人有着积极而理性的精神。而反观东亚,受儒家思想影响,理性而不积极;伊斯兰世界的伊斯兰教,积极但不理性;受佛教影响的印度,既不急急又不理性。这种宗教对人类的影响也行有一定道理。只有积极理性的探索精神,才能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竞争世界中脱颖而出。如果把全球理解成为一个帝国竞争的世界,他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在整个近代作者所记录着600年之中,中国确实是一直处于极为不积极的状态,极为理性的大国思维,让中国错失了进入工业化的最佳时机。而当欧洲高度工业化之后的竞争者来到国门前时,中国完全没有做好准备。但任何没有做好准备的国家都有权利不去参与世界的竞争,这是欧洲列强所不能允许的,他们用坚炮利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还怎么能称为了帝国竞争呢?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了。

  

  在作者的笔下,殖民地更多的是借助当地的人来管理,成了帮助当地进入工业化的一种条件,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同样,处于这几百年历史中的印度,一直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迈向亚洲的跳板。而印度也确是很长时间由英国扶植的王朝所管理,但这些管理,留给印度的消极影响至今还没有结束。英国把印度的姓氏制度上升到国家管理的高度,成为影响印度至今的一项政策,也成为印度人民争取平等最大障碍。

  达尔文在这本书中,用帝国竞争的史观从欧亚大陆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发展史,有其独创性的观点。欧亚大陆占据世界1/3的陆地面积,1/2的世界人口,在美洲大陆发现之前,更代表了整个全球文明发源地,把这一片土地的历史梳理清楚,全球史也就豁然开朗。

  

  但我还是无法同意达尔文完全用帝国竞争的观点来解构全球史,他完全抹杀了各个民族的特性。他的观点也许更适合欧洲人,毕竟欧洲是这次全球化竞争过程中最大受益者。

  历史只是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待我们现在的世界,任何一种史观都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视角。多一种视角,多一种思维,也就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多一份理解。#读书#

  举报/反馈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4 www.cnsealing.com  E-Mail:  

统计代码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