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 第五季,《余生请多指教》暂停播出,属于流量明星和粉圈控评的时代已过去

十三邀 第五季,《余生请多指教》暂停播出,属于流量明星和粉圈控评的时代已过去

  郝蕾醉了:因为,我爸我妈,那个残酷你都不能想象的,真的,你随便问我。

  许知远打断:我们也差不多了,足够了。

  郝蕾坚持着:我想说一些细节,老许

  许知远微笑回应:我们私下聊。

  滚动字幕出,《十三邀》第8期就此结,留下巨大的空白。

  让人意犹未尽,然而却知道此集不会再有下文。

  

  《十三邀》是我一直喜欢追的一档谈话节目,在第五季第8期时,许知远对话郝蕾,这一集被许多网友称赞是一集封神。

  最后郝蕾应该是喝了点酒,放下了许多防备,再加上两人聊天很合拍,所以想把内心的苦痛多说一些。

  所以,有了上面这段经典的对话。

  这段经典对话能看出许知远做媒体的坚守,有所涉及同样也要有底线。

  如果是其他媒体人,听说到嘉宾想要说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时,估计是内心狂喜,因为可以满足观众的窥私欲,但是许知远回复了第一句:我们也差不多了,足够了。

  

  许知远有点太不“识趣”了,郝蕾想说,他却不让对方说。

  郝蕾是遇到了知己,所以直接说我想说一些细节时。

  许知远这一次很干脆的回应:我们私下聊。

  此时的郝蕾很感性,柔软而脆弱,此时许知远却很温柔,保护着对方的隐私。

  弹幕中有人回应:许知远的素养出来的,真棒!

  但是这样一句的评论无法让人满意,一直想找到一个很文艺,甚至十分文艺的词语表达对许知远赞扬。

  直到看到这样一句大实话:他知道,私人生活暴露在镜头前是危险的,她决定自伤的时候,他保护了她。

  01

  第一次知道许知远的名字,是因为《单向街》这本杂志,后来更名为《单读》。

  在这本杂志中,能够感受到对当下,对过去以及对于未来的的思考,然而随着许知远一起走进视频时代《十三邀》。

  但是那种感受依旧没有变:思想深邃、复杂及多层次性,对着人或事总是带着好奇心去探索。

  

  许知远说:我们好像中间有个玻璃门,我试着推了一下,然后没推开。

  当然,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更重要话:“然后我发现我不一定要把它推开。”

  这也是许知远采访的特色,可能和他自己一直坚守的知识分子的本心有关。

  有些东西他想要去了解,从采访者身上得到答案,如果真的得不到,那也无妨,不妨碍自己的好奇心,那就不探索也罢。

  所以,和那些精致的采访节目相比,这种随心所欲,没有标准倒是让不少观众有点不习惯了,却贵在真实。

  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所以经常就某一个话题走不通时,在采访过程中有冷场或者尴尬的时刻。

  这样做节目,我倒是喜欢的,毕竟有时不需要太刻意,否则痕迹太重,就达不了真正探索的精神了。

  那么就变成一种表面上的娱乐节目,而少了真正做节目的初衷:带着偏见看世界。

  通过采访大纲,按步就班的去理解一个人,可以会完全理解偏,与被访者达不到共鸣了,就会少了深度而流于肤浅。

  这一次采访郝蕾也是同样,才开始能够看出来他对于郝蕾并不熟悉,在大家私下里说讨论的时候,还不知道郝蕾唱过歌。

  

  不过,这一期的采访还有点意思,可以看出许知远遇到了对手,他提问的东西并不多,倒是被反问了许多。

  随着交流的频繁,从思想层面来看,郝蕾的思想沉淀让不少网友侧目了。

  当郝蕾问许知远什么是痛苦时,许知远停顿了一会,解释得并不好。

  最后他才说他自己并没有多少痛苦而言。

  

  许知远是这样解释的:尽管我总说我在寻找深刻,依旧是生活在生活的表层。

  看到这样的解释,是不是说其实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生活在生活的表层,至于里层到底有什么,好像我也不知道。

  缺少一个契机被拉入生活的底层,还是什么其他东西,一切还在于个人吧。

  也许这样说,会让人感觉到不深刻和无知,不过对于个体来说,无知应该是底色,否则就变成全知全能的上帝,那活着的意义得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了。

  所以,这样的许知远还是非常喜欢的,有偏见、有好奇、有无知、还是永远走在探索路上的那股冲劲。

  02

  真正知道郝蕾却是通过一档娱乐节目《我就是演员》,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讽刺。

  摄制组的头脑风暴会议时,其中一位说其他女明星,演谁都有自己的样子,但是郝蕾的方法是把自己消掉,演谁是谁,所以不被记住也是合理的。

  

  现在想来,貌似也是如此,作为观影达人,看影不算无数,也有许多了,记得许多女明星,唯独没记住有郝蕾这一号人。

  而这个采访,却让我对郝蕾有了一个更深层的感受,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思想深度及底蕴的优秀演员。

  在《我就是演员》这档节目中,郝蕾能一针见血的批出问题所在,并且敢说敢做,比如有一期王自健一边自己演,一边在安排李晟和孙坚的行动路线,指导他人如何表演时,让其他人无所适从。

  郝蕾就对王自健说:大家不是你的助演,大家都是选手。

  

  只不过当时王自健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结果不出意外演砸了。

  在《我就是演员》中只是工作范围,所以对郝蕾的认知还是流于表面,认为她的演技很厉害,性格比较直率之外,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了。

  对于她的理解,如今看来依旧是肤浅的。

  这也是一档谈话节目的魅力所在,如果节目足够优秀,能够让参与者充满展示自己的风格和内涵了。

  为什么有网友说此集封神,除了许知远最后那一段的拒绝和保护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观众也被郝蕾的自我认知及对人、对事的看法折服了。

  

  而且在谈话中,表现得也很不错,毫不做作,很能放得开,当然最后属于放得最开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她面对许知远的知识积淀来说,竟然有种旗鼓相当的感觉。

  如果说郝蕾平时没少读书,没少思考人生的话,估计没人会相信了。

  只有书读得足够多,人生阅历达到,再加上不断的反思自我,也就是郝蕾自己说的觉知来说,才能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

  

  这样的境界,我还远没有达到,只能如许知远感叹自己还是生活在生活的表层。

  当然了,许知远的所谓生活表层,已经够深入的了,多数人估计是浮在表面,而不是生活在表层了。

  最后十分钟的节目是高能,估计是难得遇到一个知己能够打开心扉,郝蕾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出来,倒是让人认识到一个全新的她了。

  

  当直接称呼许知远为老许时,其实已经打算畅所欲言了,但是这样的开放对于演员的未来也许是个危险。

  深知人性的许知远,这时候表现就打满分了,直接拒绝在公开展示,私下交流反而更好。

  很喜欢这一集中的那只猫,非常淡然地看着两人谈话,默不作声。

  如果都能像猫那样学会冷眼旁观,也许是另一种幸福所在,只是在这个习惯发声的时代,娱乐无底线的时代,太难了。

  

  郝蕾说多年前她的愿望是成为一个特别厉害的演员,她做到了。

  虽然不是一个流量明星,对于这个娱乐圈而言,貌似话题和流量并不在她身上,相信终有一天,优秀的演员终究才会是主流,流量和话题只是一个时代的岔路了。

  

  这个契机是什么呢?许知远问了郝蕾一个好问题,也算是问了娱乐圈一个好问题。

  只是这个岔路会延续多久,没有人知道。

  

  看《十三邀》也能感受到许知远与时代的格格不入,总是带着一种游离的状态,试着追求某种曾经存在的东西,如80年代的那种普遍的求知欲,一个时代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但也正是这种格格不入,让这档节目难能可贵了。

  推荐阅读:

  当女性视角看男性时,就能明白男人在想些什么

  《第十一回》:在荒诞与撕裂感中,只有纯粹的爱情最伤人

  玻璃心的人如何让内心变得强大,完全操作指南就在此书中

  举报/反馈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4 www.cnsealing.com  E-Mail:  

统计代码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