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到浏览器  分享

东周列国·战国篇

别名:东周列国·战国篇 / dongzhoulieguozhanguopian
 分享

剧情介绍

  赵襄子这个名字,或许你眼生。   但再不熟悉春秋战国历史,“三家分晋”应该听说过。   如果你对三家分晋过程也不了解,还可以通过毛泽东的一句话,认识到其重大历史意义。   鸿篇巨制《资治通鉴》起篇于周烈威王二十三年,之所以如此安排,据传毛泽东曾点评过其深意:   “司马光之所以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或者说是司马光认为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个历史大事件,便是“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的基础,是斗败智伯瑶的晋阳之战。   斗败智伯瑶的关键人物,则是赵襄子(名无恤,襄子为其谥号)。   晋国的“小小”卿大夫赵襄子,就这样创造了历史。      1   春秋中晚期,当时的政治格局出现新趋势,有实力的卿大夫纷纷压国君一头,实际掌握着国家的土地和人口。   比如,孔子生活的鲁国有“三桓”。   简单说,就是鲁国国君四个儿子,老大继承诸侯位,其他三个儿子成了卿大夫,各有其封地,逐渐形成大家族。   鲁国末年,"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这让尊崇周礼的孔子看了相当不能忍。   在他为数不多做官的几年,试图帮国君削弱三桓势力,结果没成功,鲁国大乱。   他扔了一句,“君子不立于危墙”,带着弟子们就跑别国找机会去了。   孔子看到了这种现象对周礼的违背,却没看到分封制下这种情形的必然。   鲁国如此,哪国不是一样呢?   于是,他的惶惶如丧家之犬,在所难免。      2   在晋国,先是六家卿大夫把控国家,后来两家被灭,剩下智、韩、赵、魏四家。(其中赵氏的兴起,源于跟随晋文公重耳的赵衰,魏的兴起则和赫赫有名的“赵氏孤儿”有关,有机会再整理成文)。   晋出公时,智氏势力最大。大到什么程度?甚至可以决定谁来当晋国国君。   赵襄子时,四家掌门人分别是:智伯瑶、魏桓子、赵襄子、韩康子。   作为实力最强的智氏家族领袖,智伯瑶的专横残暴也是首屈一指。   他以为国家的名义公然向其他三家索要100里的土地和户口。   韩、魏两家乖乖拱手奉上。赵襄子不干,他说,“土地是先人的产业,我怎么也不能送给别人!”   智氏于是大怒,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   赵襄子退至晋阳。   打了两年多没结果的智氏有一天查看地形,发现了一条打败赵家的妙计,----引水淹晋阳城。   这招果然厉害,眼看招架不住,赵襄子开始着急,“民心固然没变,可要是水势再高涨起来,咱们不就全完了吗?”   危机时刻,谋士张孟谈站了出来,去说服韩魏两家。      3   按理说,韩魏跟着智氏打赵氏,虽不是主动行为,但打赢了一起瓜分赵氏土地和人口的利益是诱人的。   张孟谈凭什么以为韩、魏两家有机可乘?   他成功了没有?   当然成功了。   怎么成功的呢?   这还得感谢智伯瑶。   他绝对没想到,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煮熟的鸭子真就飞了。敌我形势急剧逆转,他及其智氏家族陷入万劫不复。   他败就败在,得意忘形。   当时,他叫了魏桓子、韩康子一起查看水势,一时得意,不觉说出了心里话,“水能灭国,大河反倒是个祸患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巧了,韩、魏两家的城邑旁恰都各有一条大河。   灭了赵氏,下一个遭殃的会不会是我们呢?   魏桓子、韩康子开始瑟瑟发抖,利益固然诱人,保全宗族小命更要紧啊!   有此想法,张孟谈一来,三家一拍即合,立马变敌为友,一致对智氏。      4   那夜,睡梦中的智氏梦见大水滔滔,睁眼一看,却是真的,并非梦境。   智军大败,智伯被当场擒杀,其宗族全被诛灭(据说其头骨还被赵襄子做成了杯盏)。   而智氏的土地和人口,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本来就很强的三家,如虎添翼,取国君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就像曹操打基础,曹丕建晋国一样,最后分晋的任务是由他们的后代完成的。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任命三家的继承人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合法地位被天子正式盖章。   由此,开启了更为彻底的礼崩乐坏,以实力而非“礼”论英雄的战国时代。   要知道,卿大夫取代国君,在春秋以前是绝难想象的事。   上下有序,长幼有别,是西周近三百年来一直遵循的宗法礼教制度。   三家分晋,颠覆的是当时被广为遵守认同的政治秩序。   他们就这么干了,还成功了。   就凭这点,反败为胜奠定分晋基础的赵襄子,虽然没有名分上的霸主之称,其霸气程度(及历史意义,个人认为)远超史书上的霸主们。   如果没有斗败智伯瑶,以智伯瑶的实力,晋国发生“田氏代齐”类似的“智氏代晋”,不是么有可能。   5   江湖人士传言,脑后有反骨是练武奇才。《东周列国.战国篇》剧中的赵襄子,有饱满的偏过分的光亮大脑门,效果和反骨可能是差不多的。   他从小,就走在离经叛道”的路上。   春秋时期,嫡长子继承制牢不可破。各个诸侯国前几代都很少有因为继承权产生的内乱。   后来,慢慢出现了非嫡长子依靠权臣或者封邑夺取继承权的事情。   赵襄子呢,非嫡子,“因母是从妾,又是翟人之女,所以,他在诸子中名分最低,属于地位最低的那类庶子。”   他也没有依靠权臣或者封邑夺取继承权。   史书说他从小,“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不似诸兄纨绔”,成功吸引了父亲家臣的注意,继而经受了数年的考验,最终土鸡变凤凰,父亲赵简子废了原世子----其兄伯鲁,破例指定他,成为赵氏接班人。   考验有两个,不妨分享下(以下来自百度):   考验1:   其父赵简子(赵鞅)注重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他曾将训诫之辞,书于若干竹板上,分授诸子,要求他们认真习读,领悟其要旨。并告诉他们三年之后要逐一考查。然而,在考查时,他的儿子们,甚至连世子伯鲁,也背诵不出,以至连竹板也不知遗失何处。只有毋恤对竹板上的训诫背诵如流,而且始终将竹板携藏于身,经常检点自己。于是,赵鞅认为毋恤为贤。   考验2:   及至诸子长大成人,赵鞅又对他们进行更深的考察。有一天,他召见儿子们说:"我将一宝符藏于常山(今大茂山即河北古恒山,在河北阜平西北境)之上,你们去寻找吧,先得者有赏。"于是,诸子乘骑前往,寻宝符于常山。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找到宝符,只得空手而归。只有毋恤说:"我得到了宝符。"赵鞅闻听便让他将情况道来。毋恤说:"凭常山之险攻代,代国即可归赵所有。"赵鞅听罢高兴异常,顿觉只有毋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赵氏大业难得的继承人。   (后来赵襄子果然灭了代国,采取的办法是鸿门宴,酒宴上其手下锤杀了身份是其姐夫的代国国君)   当然,剧里没有这些,当时吸引我的是一个小细节。   他带领家臣登山,讨论怎么做能够快速壮大实力。   后来他说出自己的想法:释放奴隶为平民,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佃农,交粮纳税。   就是这个主意,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是等闲之辈啊!   初衷固然是壮大自己,然而在当时国君下葬都需要奴隶陪葬的时代,无疑也是奴隶们的重大利好,用现在的话说,是双赢。   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里也说,“农民生活在大夫的手下,比在国君的统治下要好过一些。有不少农奴受不了国君的压迫和虐待,情愿逃到大夫的土地里去做佃农。”   久而久之,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   可见,卿大夫能够摆脱宗法礼教的束缚,和国君一争高低,凭借的绝不是单纯武力或傲慢,而是更顺应人性和历史发展潮流的发展理念。      7   再说作为领导者的赵襄子。   他无疑是个卓越的领袖。   当时,智、韩、魏三家联手,他退守小小的晋阳,竟然对峙2年多。其中有何玄机妙法?   说来,无非是精明能干的家臣们的未雨绸缪罢了。   晋阳城作为赵家最坚固的一座城,由其家臣董安于一手经营。   里面盖了很大的宫殿,宫殿围墙内部全用苇箔、竹子、木板做成,外部再用砖头和石头砌上。   宫殿内部,大小柱子全是上等铜铸成。   三家围攻时,赵氏的打法是“兵来箭挡”,使无法靠近。   但问题来了,没半年箭用完了,可咋办?   后来他们把宫殿围墙一拆,里面都是做箭杆的现成材料;再拆几根大铜柱,箭头也有了。   赵襄子也感慨,“要是没有董安于,如今上哪找这么多兵器去?”   还有家臣尹铎,他治理晋阳城期间注意轻刑法,重生产,城内粮草充足,人心向赵。   若没他俩,单凭城墙坚固,断无法和三家积年累月的对峙。   由此侧面,可知赵襄子之知人善用,可知其下属替其工作时,不仅用脑,而且用心。   他想到的家臣们想到了,他没想到的,家臣们也替他筹谋着。   试想,一个不得下属真心认可拥戴的领导,能有这样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下级吗?   8   当然,还有他和豫让的故事,以及后来为了稳定,传位给被废世子伯鲁的后代而非自己子孙,其气度、胸怀、格局,无不令人佩服。   这就是赵襄子。   不是霸主胜似霸主,一把烂牌打成王炸的赵襄子。  展开全部

我要评分

给【东周列国·战国篇】打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共  条评论

评论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4 www.cnsealing.com  E-Mail:  

统计代码

观看记录
    复制下方链接,去粘贴给好友吧: 《东周列国·战国篇》http://www.cnsealing.com/play/m9180/p1-1.html